意外:中國垃圾分類,誕生了10幾個產業,千億級
2019-12-12
前不久,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在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方面強調了四個制度,即: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聽起來好像和我們沒有啥直接關系,但是再具化來看,《決定》中就指出來:要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要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在這里,垃圾分類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垃圾分類涉及面廣,推進難度也比較大。但是中國國內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在不遺余力地去推廣執行了。魔都上海是垃圾分類的排頭兵,今年7月份開始執行新規的時候還曾觸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你以為只是上海么?NO,全國都開始啟動。全國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啟動垃圾分類,全國46個城市被列為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這46個重點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3.9%,上海、廈門、寧波、廣州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全國30個城市已經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16個城市將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 除此之外,中國住...
前不久,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在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方面強調了四個制度,即: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聽起來好像和我們沒有啥直接關系,但是再具化來看,《決定》中就指出來:要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要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在這里,垃圾分類就是其中重要一環。
垃圾分類涉及面廣,推進難度也比較大。但是中國國內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在不遺余力地去推廣執行了。魔都上海是垃圾分類的排頭兵,今年7月份開始執行新規的時候還曾觸發了一場軒然大波。

你以為只是上海么?NO,全國都開始啟動。全國2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已啟動垃圾分類, 全國46個城市被列為垃圾分類重點城市, 這46個重點城市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53.9%, 上海、廈門、寧波、廣州等14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超過70%, 全國30個城市已經出臺垃圾分類地方性法規或規章, 16個城市將垃圾分類列入立法計劃。

除此之外,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標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聯合中國政府網共同推出了“全國垃圾分類”小程序,覆蓋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

由此也誕生了10幾個垃圾分類相關的細分產業:
1、上門代收垃圾服務公司(上海市最為熱門)
2、代收垃圾互聯網公司(服務產業延伸)
3、分類垃圾桶公司(傳統延伸)
4、電子產品回收公司(熱門細分化)
5、互聯網回收公司(如:閃回收、閑豆回收、愛回收等)
6、廚房垃圾粉碎產品公司(目前商機最大)
7、垃圾智能識別產品類公司(人工智能領域)
8、垃圾金融服務公司
9、廚余垃圾處理公司
10、可回收垃圾處理公司

一個投行資深合伙人源星資本于立峰說“原來面向工業領域的垃圾分類處理,已經有一些比較成熟的上市公司出現?,F在面向C端的垃圾分類才剛剛開始,產業格局還沒有確定下來,對創業公司來說存在發展空間?!?
由此可見,垃圾分類帶來的產業商機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在產業鏈后端的垃圾轉運、帶有技術含量的垃圾處理等方面,可能更有商業價值可挖掘。
比如對廚余垃圾的處理,有深入用戶家中的廚房垃圾處理器,還可能涉及到對廚余垃圾的集中或分布式發酵處理等相關產品和利用,這類公司值得關注。
而廚余垃圾處理,這將形成一個千億級的產業市場。
什么是廚余垃圾?
餐廚垃圾是餐飲垃圾和廚余垃圾的統稱,主要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生活廢物,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種,包括家庭、學校、食堂及餐飲行業等產生的食物加工下角料(廚余)和食用殘余(泔腳)。其成分復雜,主要是油、水、果皮、蔬菜、米面、魚、肉、骨頭以及廢餐具、塑料、紙巾等多種物質的混合物。

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產業發展較晚,尚屬于起步階段,仍處于部分城市試點階段。目前我國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傳統處理技術,二是資源化處理技術。

在這兩大類處理技術中,有好氧生物處理技術,堆肥化處理技術,飼料化處理技術,厭氧發酵處理技術。它們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

其中資源化處理是行業發展必然選擇,厭氧發酵是目前主流技術。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屬于環保行業中的新興業務領域,目前國內尚未對餐廚垃圾的處理形成行業公認的標準工藝。但相對于傳統處理技術,資源化處理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厭氧發酵又是目前主流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使用占比達80%。
處于垃圾處理現狀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42716億元,同比增長7.8%。餐飲業的繁榮發展,導致了我國餐廚垃圾的產量不斷增長。

201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約為7823萬噸,2018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已超過1億噸,達到10800萬噸,同比增速8.3%。

好在我國已經意識到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全國各省市加大了對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的投資力度,2018年,全國新增籌建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投資金額共計34.34億元。其中,廣西、河南、江蘇三省的投資力度最大,投資金額均在4億元以上。

政策驅動,增加廚余垃圾處理器需求
在2019年度各電商618大促中,廚余垃圾處理器意外成為表現最為亮眼的品類,其中,上海買走了全國12%的廚余垃圾處理器。在過去,由于我國在垃圾分類處置上的管理較為粗獷使得居民在垃圾分類上投入的成本精力較小,導致產品并非剛需。在當下,垃圾分類政策加速推進,上海已經開始嚴格執行,居民無暇妥善分類處置廚余垃圾使得產品的剛需屬性愈發突出。因此上海用戶成為了廚余垃圾處理器最大的消費者。

總體來說,我國廚余垃圾處理行業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可以預見,隨著政府資金投入的力度繼續加大,各個環節更加完善健全,廚余垃圾處理的商業模式越發清晰,市場空間也將進一步擴大。
作為廚余垃圾處理市場的一員, 做好產品, 推廣應用家庭廚房垃圾處理器, 保護環境,充分合理資源, 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